作为人类的我们,从哪里来,又将到哪里去?生命究竟有何意义,我们该如何认知自己?在7月2日的抖音@高山科学经典 直播中,中科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吴家睿、上海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乔中东,和神经生物学博士、科普作者唐骋,共同带领网友,用批判性思维解读《自私的基因》一书,并围绕“人是否生来自私”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。
公开资料显示,吴家睿是中科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、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,长期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。当晚直播中,吴家睿围绕《自私的基因》一书的重要论点和重点章节进行导读,带领网友们用不一样的视觉重新审读这本时代经典。
1976年,英国皇家学会会员,牛津大学科普教授理查德·道金斯出版了一部在科学界引发轰动的书——《自私的基因》。道金斯在书中提出大胆创见:我们生来是自私的,任何生物,包括我们自己,都只是求生的机器。
在这种观点之下,人的存在、朋友之间的互助、父母对子女的偏爱、代际间的战争、两性间的博弈等问题都带上了一层冷峻的意味。很多看过书的人都称,这是一部三观粉碎机。那么,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?其中惊世骇俗的观点放到今天是否还有其合理性呢?
在抖音直播导读中,吴家睿首先向网友们概述了全书13个章节各自的核心论点。如第一章即旗帜鲜明地提出“我们以及其他一切动物都是各自的基因所创造的机器”。作为达尔文学派的学者,道金斯拥趸“物竞天择”的生物进化理论,并在书中以令人信服的理由指出,参与“物竞天择”的基本单位正是“基因”。
如果进化生存的个体单位是基因,那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体算什么呢?道金斯认为,生命体只不过是这些基因生存的载体罢了。而基因的自私性就体现在其不断复制自己、永远延续下去,并操纵各种各样的生命体以保证自己的存在。
为了证明“基因自私”的论点,道金斯在书中运用了大量动物界的生存案例,如狼群的进犯行为、鸟类如何控制后代等。但吴家睿在抖音直播导读中指出,随着科学的发展,书中很多观点已经落后。
以杜鹃鸟为例,杜鹃鸟常常将蛋生在别的鸟巢,让其他鸟帮自己孵化抚养幼鸟,如果仅从现象上看,杜鹃鸟“寄养”雏鸟的行为无疑是自私的。但吴家睿告诉大家,据科学研究,杜鹃的蛋会散发出有毒的气味,帮助其“寄养家族”赶跑一些潜在的危险。“自私和利他都是人类的道德标准,不是生物学概念,所以用‘自私’来形容一切生命体是不太准确的。”
在随后的跨界对话环节,乔中东提到,人的基因中只有约1.5%是编码的,剩下都是未编码的,真正决定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,是占多数的未编码基因。“人的智力、行为,都跟后天教育、环境有关系,不能说遗传了什么,后天就有什么。”唐骋则表示,如果放眼整个生物学,自私或利他都是非常复杂的事,书中仅用动物举例将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了。
尽管书中的部分观点相对过时,但三人都在对话中不约而同地强调,“经典不是绝对权威,但能给人启示和成长。”乔中东解释道,不管是科学还是经典著作,都是逐渐发展起来的,大家可以把该书当做一本哲学科普书来阅读,从中回顾科学的发展历程,并用批判的精神理解和思考。
三人在直播间的热烈讨论,引发了网友求真求知的高涨热情。有网友提问,“古人说‘人不为己天诛地灭’,自私是一种在进化中一代代遗传下来的天性吗?”对此,吴家睿回应道,不能简单地用“自私”或“利他”这样的描述来概括群体的行为,如果脱离了环境、时代的背景来看遗传和进化都是不全面的。
据了解,高山科学经典致力于邀请100位知名学者来做导读者、200位知名人士做嘉宾,共同解析科学名著,引领大众科学地阅读,增长对科学的兴趣,提升科学文化素养,让科学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。节目于每周六晚20:00播出,网友可关注抖音账号@高山科学经典 观看直播及回放。
此前,周忠和院士在抖音直播中解读达尔文经典著作《物种起源》,清华大学教授吴国盛讲解科普经典《从一到无穷大》,越来越多的院士、教授、学者在抖音分享知识,助力知识普惠。《2021抖音数据报告》显示,截至去年年底,已有92%的全国“双一流”高校入驻,全年高校开播场次达14463场。
据了解,近期,抖音还推出了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公开课《王德峰的哲学研修班》,清华学者访谈节目《清华·访谈录》,中视频知识分享计划《新知十讲》。抖音相关负责人表示,希望发挥平台优势,在视频时代,不断拓展知识传播的可能,让原本被局限在书本和课堂里的知识,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,触碰到更多人。